最美街道:六铺炕地区 | 现代的幽静
写在前面
by 北京市街道设计导则 课题组
我们面向公众征稿以来,
陆续收到多位热心读者的回应
同时感谢多方平台的支持与关注
接下来的几周
我们会陆续发布这些投稿
热心的朋友或媒体也可继续投稿
【征稿信息可点击“原文链接”查阅】
本期投稿人:孙天培
很多机关大院迁到这里,
建起一幢幢苏式小楼,
原来泥泞的土路修成了整齐的林荫道。
时过境迁,
如今这里依旧保留着安静的街巷,
茂密的树荫,
没有拓宽的马路,
浓厚的生活氛围,
宜人便利的生活环境。
跟着课题组漫步美如画的六铺炕,
感受现代的幽静。
首先,对比1996年和2016年六铺炕地区的卫星图,您会发现在这20年间它的结构肌理并没有在飞速的城市建设中有太大改变。究竟这里是个怎样的地方,在繁华的城市中留下一方现代的幽静。
▲ 1996年-2016年六铺炕影像图对比
六铺炕,这个地方对于老北京是熟悉而陌生。位于德胜门外偏僻的地方,明代成为神枢营教场,清代形成民居。解放后在这里形成了很多大院,当时这些大院是地点相对偏僻的、交通相对不利的,可如今这里成为了幽静而美丽的地区。
要说六铺炕的幽静,可以说非常独特,它是解放后建设的,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时间的推移,北京城变得嘈杂了,而这里唯独保留了一份幽静,它是现代化的幽静。
1
树荫全覆盖的道路
▲ 图片来源:北京人文地理
▲ 图片来源:北京人文地理
先说这里的道路,道路并没有被拓宽,30年前也是这样,两旁的树荫完全覆盖道路,无论春夏秋冬,走起路来都非常舒服。在北京能够树荫全覆盖的道路真心不多,记忆中只有故宫东西两侧的南池子、南长街、北长街,看来这里还真的有点皇家待遇了。
▲ 图片来源:BTV这里是北京
2
汽车单行,路为行人服务
▲ 图片来源:BTV这里是北京
城市道路到底是为人服务的还是为车服务的?我想在居住社区旁的道路应该更多为人服务。六铺炕的特点是单行线多,这样的道路都是单行线。开车不拥堵,走路也舒服。
▲ 图片来源:北京人文地理
有的地方不仅仅汽车单行,而且还有与马路隔开的绿荫人行道。
3
保持建筑密度
▲ 图片来源:北京人文地理
六铺炕的幽静归功于宜人的建筑密度,两旁的楼房从二层到六层不等,听起来二层小楼好像不属于现代,但二层小楼带来的是那种幽静,窄窄的道路却不堵车。
六铺炕地区,可能是改革开放以来北京人口增加最少的地区了,城里的胡同就算保持住了风貌,可是人口却大量增加,而这里建筑和人口数并没有大量增加。
▲ 图片来源:北京人文地理
与城里嘈杂的地摊不同,这里的地摊则成了一景。
4
开放的大院
▲ 图片来源:北京人文地理
与森严的大院不同,这里的社区也是大院,却是个开放的大院。化工大院、石油大院,这些大院都是开放的,但却没有因为开放而过多影响生活。
▲ 图片来源:北京人文地理
▲ 图片来源:北京人文地理
5
有历史感的建筑
▲ 图片来源:BTV这里是北京
▲ 图片来源:北京人文地理
▲ 图片来源:北京人文地理
▲ 图片来源:北京人文地理
六铺炕地区的建筑虽然不是古建,但也都很有历史感,属于50-60年代的。人是应该活在当下的,但跟历史也不能割裂。这里年代感建筑是“活”的,用起来是宜人的。
▲ 图片来源:北京人文地理
▲ 图片来源:北京人文地理
这里还有一个四联美发厅,也是一个有传承的商铺。
六铺炕的宁静并没有太多不便利,这里也有不少商业,六铺炕往南靠近河边的地方,就是一个小商业街。而护城河边(德胜门东滨河路)则有不少饭馆,来个朋友吃饭是非常便利的,这里有家烤串店很有名,不少人专程来这里吃饭。商业区与居住区合理的距离,保证了幽静,也保证了便利。
▲ 图片来源:北京人文地理
「欢迎您来推荐北京的美丽街道」
梁实秋先生在《北平的街道》中提到「北平的市容,在进步,也在退步。进步的是物资建设,诸如,马路行人道的拓宽与铺平,退步的是北平特有的情调与气氛逐渐消失褪色了。天下一切事物没有不变的,北平岂能例外?」
北京的街道正在经历着一次次的改变,现在课题组正在编制《北京市街道设计导则》,希望您能参与到其中。
向您发出征稿邀请
参与形式:
您可以针对20条最美街道中的某一条投稿(体例可参考本文,也可采用更加灵活的形式)。
或者,您也可以为我们推荐您心中最美/最舒适/最喜欢的街道(体例:街道名称+推荐理由+街道照片/历史事件/感人故事/点滴心情……)
投稿方式:
投稿邮箱1270056885@qq.com
另外,欢迎关注我们在微博上的 #您来说说北京的街道# 互动话题。
天下没有免费的稿子:
您的投稿一旦被选中,课题组将联系您提供地址,发出我们精心准备的福袋。福袋里有什么?先保密,但一定不会让你失望。
欢迎参与
往期导读: